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法(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法,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)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31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民法典和宪法有什么关系?
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,而民法是部门法,其内容依据宪法制定,不得与宪法相违背。
法律分析
之一,就效力等级而言,宪法国家的根本法,是母法,是所有法律的来源,有更高法律效力。民法典源于宪法,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。
第二,就内容而言,宪法的范围较为宽泛,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与根本任务。民法典仅仅调整的是自然人、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,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,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与经济秩序,范围比宪法窄。
第三,就制定主体上而言,宪法的制定主体是人民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更高权力机关具有修宪权与宪法解释权。民法典的制定主体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。
第四,就法律责任而言,宪法更多的条款是原则性的,并未明确指明违背宪法的法律责任,一般违背宪法的法律条款归于无效。而民法典有明确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,例如返回原物、停止侵害、消除妨碍、恢复原状、损失赔偿、赔礼道歉等形式。
第四,就司法实践而言,宪法不能作为法官据以裁判案件的依据,法官判案时不会直接援引宪法的规定。民法典是法官据以裁判的依据,法官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引用。
法律依据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之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,调整民事关系,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,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根据宪法,制定本法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
序言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,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,是国家的根本法,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。全国各族人民、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、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、各企业事业组织,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,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、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。
民法典是法律还是法规
民法典是法律,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为法律,其他的均不是法律。所谓法典就是同一门类的现行法律、法规经过整理、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,而民法典就是现行民法领域的相关法律、法规经过整理、编订而形成的系统法律。
法律分析
民法典之所以称为民法典,因为其是一部集民事法律大成的典籍,就像字词知识有字典,药物知识有药典,佛学知识有佛典,是权威、是准则、是依据、是和所有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。民法典包含了民事活动中从大到小的的很多方面,如合同订立、公司设立、离婚、继承、买卖等,可以说是一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。民法典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,标志着国家民法的完善迈出了坚实的之一步,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基础性法律,完善了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,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国家法制化建设。总则部分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,统领民法典各分编;各分编在总则的基础上对各项民事制度作具体可操作的规定。规定了民法的基本规定、自然人、法人、非法人组织、民事权利、民事法律行为、 *** 、民事责任、诉讼时效、期间的计算等内容,确立并完善了民事基本制度,亮点很多,创新不少。
法律依据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之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,调整民事关系,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,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根据宪法,制定本法。
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,应当依照法律;法律没有规定的,可以适用习惯,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。
宪法和民法典的区别
《宪法》属于一个国家的母法根本大法,《民法典》属于部门法。
简单来说,宪法是民法的渊源和根本,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,即社会制度、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,而民法则更加具体,涵盖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如合同、侵权、婚姻家庭等等,所以《民法典》也有“21世纪社会百科全书”的美称。
民法典和宪法哪个效力更大?
(⊙o⊙)…民法典是关于民法以及民事行为的解释及标准,本身并不是法律,也没有法律效力。民法典的作用是什么呢?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民法,明确自己行为的性质,同时帮助法官更明白正确地使用民法。
判案要依据民法,但如果对某些民事行为弄不清楚是否违法,或者法官对民法的理解不同,那么使用民法时会有问题,会有判错的情况。这时拿出来民法典一查,就能明白这种民事行为到底是否违法,就能指导正确的判案了。
那么民法典虽然不是法律,但是在公认效力上要比民法高。就好比词典,一个词的意思固定就那么几种,自己的胡乱理解不作数。也就是说对民法的理解基于民法典,对民法典的理解基于词典,对词典的理解基于字典。
所以民法典的意义是很大的,起到衔接上下填补空白的作用,避免民法乱用的情况。
宪法和民法典的区别是什么?哪个的优先级更高?
一. 民法典与宪法的区别如下:
1、法律渊源上
宪法是母法,是所有法律的来源;民法典是来源于宪法,其内容不得违背宪法;
2、内容上
宪法是国家根本法,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,有更高法律效力,规定着国家最基本问题和最基本原则。而民法典调整的是自然人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,解决民事纠纷,涉及的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方面;
3、法律责任与实践运用上
宪法在我国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极少会用到,唯一一种诉讼类型即选民资格案;而民法典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很大一部分诉讼都属于民事诉讼,违反民法典要承担包括返回财产、停止侵害、消除妨碍、恢复原状、损失赔偿、赔礼道歉、恢复名誉、支付违约金等民事责任。
二. 宪法优先级更高。因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,是一切法律制定的依据,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内容都应当源于宪法体现宪法;民法典的立法依据是依据宪法,制定本法,表明其立法依据,确立了民法的宪法基础。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,调整民事关系,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,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根据宪法,制定本法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之一条